时事询典 引经据典来寻找时事灵感

《洛阳伽蓝记》

源自: 《四部丛刊》/三編/史部/洛陽伽藍記
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称《伽蓝记》,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,是一部集历史、地理、佛教、文学于一身的历
史和人物故实类笔记(《四库全书》将其列入地理类),成书于公元547年(东魏武定五年)。该书与郦道元
《水经注》一起,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;又与《水经注》、《齐民要术》合称北魏三大奇书。
《洛
阳伽蓝记》全书共五卷,其书名“伽蓝”,即梵语“僧伽蓝摩”之略称,意为“众园”或“僧院”,是佛寺
的统称。至于创作缘由,作者称:“因行役,重览洛阳”。西晋永嘉之乱后,佛教在北方日炽,社会遂盛行
开凿石窟、建立寺庙,仅北魏都城洛阳,城内外就建寺一千余所。其后政权更迭,洛阳陷于兵燹,繁华之地
,成为废墟。都城也迁到了邺。公元547年(东魏武定五年),杨炫之因公务路过洛阳,在洛阳,他目睹丧乱
之后洛阳城郭崩毁,宫室倾覆,寺观灰烬,庙塔丘墟的凄凉景象,感慨伤怀,感叹人事兴衰,又恐后世无记
,因作该书。书内记述按地域分为洛阳的城内、城东、城南、城西、城北,记述佛寺七十馀处。其体例是以
北魏佛教的盛衰为线索,以洛阳城的几十座寺庙为纲领,以寺庙为纲维,先写立寺人、地理方位及建筑风格
,再写相关人物、史事、传说、逸闻等,在对诸多佛寺形制规模的描摹和始末兴废的勾勒中,反映了广阔的
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,如皇室诸王的奢侈贪婪,南北朝间的交往,北魏全盛时期洛阳手工业、商业
的繁盛,民间艺人的卓越技艺和演出盛况等。该书再现了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、中外交通、人
物传记、市井景象、民间习俗、传说轶闻,内容相当丰富,书中亦有不少志怪故事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历
代官修艺文志皆有录目,但其祖本早已佚失。现所见的《洛阳伽蓝记》都为承接宋本的刻本,源流颇杂。该
书及其价值的研究,在20世纪取得不少成果,特别是文学、史学、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,但一般认为,在宗
教佛学、中古文学、语言学、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,尚有不小的研究空间。在传播影响上,《洛阳伽蓝记
》早有日、韩、英等若干语种译本,在国际汉学界有一定的地位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
,在20世纪,研究者已取得不少成果,但在北朝史学、中古佛学、中古文学、语言学、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
宗教建筑等诸多方面,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空间。作者文笔简洁清秀,叙事繁而不乱,骈中有散,颇
具特色。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