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事询典 引经据典来寻找时事灵感

筹海图编

源自: /明代地理文選/籌海圖編/提要(【明】胡宗憲 撰)
该书系1556年(明嘉靖三十五年)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时,为防御倭寇,聘请郑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,初刻于1562年(嘉靖四十一年)。《筹海图编》中的“沿海山沙图”,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、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。
书中内容中含有“舆地全图”、“沿海山沙图”、“沿海郡县图”、“日本岛夷入寇之图”等。由72幅地图组成的“沿海山沙图”,实际上是绘有岛、山、海、河流、沙滩、海岸线、城镇、烽堠等地物符号的沿海地形图。其中广东11幅,福建9幅,浙江21幅,南直隶8幅,山东18幅,辽东5幅。幅幅相连,犹如画卷,一字展开。海中的岛屿礁石,岸上的山情水势,沿岸的港口海湾,沿海的卫、所、墩、台跃然纸上,甚为详备。
书内记述明代抵御倭寇事。以嘉靖时事为主,上溯明初及明以前中日交通情况。首列沿海和日本地图、日本事略,继以分省御倭事宜并列年表、寇踪图谱,再次记述重大战役与遇难者事迹,而终以经略。对于用兵、城守、剿抚、互市等,均有详细记载。附有沿海布防形势及战船、武器等详图。
在众多的海防地图中,当属《筹海图编》最权威,因它是浙江总督胡宗宪牵头完成的抗倭资料,当属政府行为。该地图还反映了在这个海域里,大大小小岛屿的命名都以中国的命名方式进行,凸显了中华命名形、音、意三结合的重要特征。同时,所有的岛屿名称都经过了明朝政府的反复核定,正式确立了最常用的岛屿名称。该图是明朝政府经营管辖沿海岛屿的最原始的地图记录,其中明确地记入了鸡笼山、花瓶山、彭加山、钓鱼屿、橄榄山、黄毛山、赤屿等岛屿,乃是中华海山一道天然的岛屿石链。它们是明朝政府水军防倭御寇必到的海域,也是浙江、福建沿海及台湾民众前往钓鱼岛海域捕鱼的渔场。将钓鱼岛等岛屿名称明确纳入中国福建省界,是中国明朝政府管辖经营中国东海沿海广大海域的重要成就。
此书卷一《沿海山沙图》《福七》、《福八》两幅图(见右图21)内,上排自有至左第五岛“鸡笼山”起,依次有彭加山、钓鱼屿(钓鱼岛)、花瓶山、黄毛山、橄榄山、赤屿等岛屿。说明明朝抗倭最高军事长官的胡宗宪,已经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区域。
“沿海山沙图”中所标示的岛屿,从广东到鸭绿江口的沿海画面,由陆及海,陆下海上,从南到北,连绵不绝,只对中国的岛屿予以标识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更多文章